手机看新闻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其一,新房市场虽然销售顺畅,但供应量不足。由于房地产企业减少拿地和新开工项目,新房源显著减少。当前市场上的优质新房(如准四代住宅、低容积率项目、符合免计容新规则的项目以及城市中心地块的项目)去化率高达80%,然而,由于国家严格控制新增供应,新房市场对2025年楼市销售额的支撑力度显得力不从心。
其二,库存老房市场虽然数量充足,但销售困难。当前库存量达到21.6个月,且前三年易于销售的库存房源已基本售罄,剩余房源多为难以销售的硬骨头或远郊房源,体量庞大但销售不畅,老房去化率不足30%,因此,依靠老库存来支撑2025年的销量显然不切实际。
其三,各地二手房市场凭借“城市中心地段优势”、“现房优势”以及个人买卖降价更自由、更灵活的价格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 近期,房地产市场销量呈现出显著的加速分流趋势。
若2025年房地产销量持续下滑,房价的稳定将难以维系,进而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态势,这或将导致先前924救市措施所取得的成效付诸东流。日前,即1月12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一场峰会上以“以改革化解难题,以开放促进发展”为主题,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剖析。此次分享,尤其是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从业者心中的诸多疑惑,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黄奇帆指出,中国经济破局的关键在于“以改革化解难题”。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难题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城乡差距依然显著;
二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总额高达65万亿,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的施策能力;
三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低迷,二十余年徘徊在3000点左右,未能充分发挥国民经济晴雨表、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促进民众共同富裕的功能;
四是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不景气现象,正经历重大的结构性调整。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改革思路进行重整与重组,以寻求化解之道。
关于房地产市场,黄奇帆进一步分析认为,当前这一轮调整是过去二十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然而,考虑到房地产行业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发展,此次调整也在情理之中。特别是从2021年至2024年的四年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的调整。若仅从年度指标的环比、同比变化来看,每年的跌幅似乎并不显著,但若将2024年的指标与2020年进行对比,则可清晰看出四年间的累计跌幅之大。
在评估房地产市场时,通常关注五个核心指标。其中,第一个指标是房地产市场的总建筑量,包括住房和非住房。据统计,2020年该指标为22亿平方米。根据截至2024年前11个月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月度估算,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约为6亿多平方米。与2020年的22亿平方米相比,下降了超过60%,接近65%,这一降幅显著。
此外,一手房销售市场也呈现出类似的下降趋势。2020年,一手房销售面积为18亿平方米,而2024年则预计为5亿平方米,同样下降了约60%。
在土地批租方面,2020年全国土地批租总额达到8.7万亿人民币,而2024年的预计总额则仅为3万亿左右,即便考虑到乐观估计,这一数字也仅为前一年的约七折。具体而言,2024年1至10月的土地批租量实际上仅为2万多亿,即便后两个月再增加1万亿,全年总量也仅为3万多亿。
房价方面,尽管2024年底的官方数据尚未发布,但截至11月份,全国房价与2020年相比已下跌了40%。不同地区的跌幅存在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
另外,房地产行业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贷款融资占比一直高达45%。然而,2024年,由于民众购房意愿大幅下降,按揭贷款的年度量比2020年减少了50%。同时,开发商的融资能力也大幅减弱,同样减少了50%。这主要是因为开发商信誉不佳、负债率极高,导致银行不敢再大量借钱给开发商。
综上所述,五个关键指标中,有三个指标下降了三分之二,两个指标下降了约50%。因此,可以说中国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20年来最为严重的调整。回顾历史,自90年代以来,房地产行业一路高歌猛进,从未经历过如此显著的调整。此次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实属正常范畴之内。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
6500元/平方米
11000元/平方米
7500元/平方米
7000元/平方米
8500元/平方米
7200元/平方米
5800元/平方米
21000元/平方米
5500元/平方米
55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