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保山市昌宁县非遗文化浸润乡村少年宫

保山楼市  2020-03-12 11:55

[摘要] 学校参加全国中小学“活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荣获“校园文化创新奖”;同年被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第二批云南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2019年,学校被评为保山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学校。

近年来,昌宁县紧紧围绕“继续完善已有的,着力打造特色的”这一思路,坚持发挥优势、因地制宜,把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和乡村少年宫建设项目有机融合,聚焦民族文化,依托非遗传承项目,展示民族特色,以亮点打造示范点,以示范点带动全县工作发展,珠街彝族乡中心学校走出了一条全县乡村学校特色少年宫建设的新路子。

彝族苗族打歌,彝族苗族刺绣,优美动听的唢呐等都是珠街先民创造的经典文化遗产,珠街彝族乡中心学校是珠街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承担着挖掘、保护、传承的重任,该校按照“自信、传承、超越”整体发展思路,将民族文化传承和学校文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展示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2015年乡村少年宫建设项目实施以来,珠街彝族乡中心学校在挖掘、传承民族文化上下苦功夫,将“文化建设民族化”作为校园民族文化活动的目标和追求,依托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建成“非物”传承室,收集藏品留住民族记忆,教授技艺传承发展。通过认真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情况和传承人信息,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认知需求和兴趣爱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打歌”“彝族歌谣传唱”“彝语学习”“纺线织布”等作为重点传承项目,分步推进实施。学校择优聘请指导老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引进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增加未成年人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目前,打歌班、彝语班、彝族歌谣传唱班、纺织班、彝苗刺绣班、芦笙班等有近10名非遗传承人长期担任乡村学校少年宫校外辅导员,真正实现社、校联动,共同传承民族文化。

成立专门的教师文体活动编排小组,对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进行创新编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课间操、课外文体活动、兴趣活动等。聚焦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将活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组织的“民族故事会——让孩子们讲起来;民族民俗知识竞赛——让孩子们学起来;民族打歌活动——让孩子们跳起来;民族服饰设计制作——让孩子们动起来;民族语言学习——让孩子们说起来;民族音乐传承——让孩子们唱起来”等活动,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自信、自强的同时,民族文化传承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

2018年,学校参加中小学“活力校园”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荣获“校园文化创新奖”;同年被省教育厅、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第二批云南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2019年,学校被评为保山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先进学校。

按照民族非遗文化融入乡村少年宫的建设思路,昌宁县以珠街乡中心学校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构建起全县乡村少年宫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格局。2011年以来,昌宁县利用中央、省级彩票公益金,依托乡镇中心小学原有教学设施和场地,紧紧抓住昌宁县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在“文墨之乡”漭水镇开办了“书法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珠街乡开办了“彝苗服装兴趣班”“彝苗芦笙兴趣班”,在耈街乡开办了“彝族传统纺线、织布兴趣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班,这些特色班的开展,培养了广大未成年人学书法、织布、刺绣、手工编织等特长,让一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进入校园,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植根于课堂,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其中中央项目9所,省级项目4所,乡镇覆盖率达100%。

新闻来源:保山日报网

本网转载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人所属,因非原创,所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网如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电告予以删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